作者:台大農發中心 林弘仁
編按:日前看到一則報導,標題聳動寫著:水果南向是笑話 農總幹事:哪個王八蛋想出的主意,點進去讀,整篇文章的題旨就是在說,中國對台灣水果進口那麼友善(放水),幹嘛不去賺熱錢,何苦去挑戰那些要求嚴格國家?然而,姑且不論該文表露無遺的特殊政治立場,單就文章內容就錯誤百出。因此,秉持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邀請了台大農發中心的林弘仁,針對該報導幾項錯誤的地方,好好寫了一篇回應文,順便,也是借題發揮,進行一下食農教育......
之前有一篇報導,有某農會指責新政府計畫往其他國家銷售水果是愚蠢之舉,應該專注於開發中國市場(按:即「水果南向是笑話 農總幹事:哪個王八蛋想出的主意」)。撇開政治不論,仔細詳讀內容,有些地方看似有理,但不完全正確,更多段落則是有很多不合理之處。
首先,總幹事認為南向政策是走不通的,我想這也不能說完全不對。像是越南已經在國內開始推行可以跟國際驗證接軌的VietGAP,泰國在國際芒果市場的銷售量高居全球第一,我們很多在台灣吃的芒果乾,上面寫著「台灣產」其實很多都可能是泰國進口的。要將市場完全佔據,以東南亞廣大的生產基地跟廉價的人力而言,的確是非常難的。所以如果僅僅維持現有的品質跟產量,推動南向政策,其實真的是以卵擊石。而且台灣近年來受到颱風的侵擾嚴重,造成的風災損失會不會在貿易上造成供應缺口,其實是新政府在推動相關政策的時候,非常需要注意的一部份,而東南亞除了菲律賓之外,其他國家在颱風問題上都會比台灣優越許多。話雖如此,在各種熱帶水果的競爭上,台灣也非完全沒有機會,1980年代之前,台灣是輸日的香蕉王國,後來因為發生了兩件大事而使得王國崩毀,一件是剝蕉案,另一件是黃葉病的發生。經過三四十年,台灣本土已能漸漸找到抗拒黃葉病的品系,而最大的對手菲律賓卻開始大量發生黃葉病。這也許也是台灣重新取回市場占有率的時機。
精兵政策瞄準對品質要求嚴格的國家,是臺灣唯一打開往世界大門的路,這也是台灣一直以來相對於東南亞國家具有競爭優勢的地方。以那位總幹事嫌棄農產品對日韓外銷需要薰蒸一事來說。由於日韓不是東方果實蠅疫區,對進口水果進行嚴格檢疫當然是重要的環節,因此臺灣外銷到日本的芒果需要燻蒸處理目的是為了殺死東方果實蠅的蟲卵,而且就所有的東南亞芒果出口國,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通通都是東方果實蠅疫區,換句話說,日本人怎麼挑剔,他都必須吃到燻蒸處理過的進口芒果,除非去吃貴到要命,一顆平均要價九千日幣以上的的宮崎縣產「太陽之卵」。在這種前提之下,輸日芒果需不需要燻蒸處理,似乎就不是問題的核心。重點是,如何以更好的採後處理技術,提高對芒果的品質以維持台灣芒果既有的競爭優勢!
有趣的是,這位總幹事,之前在台南農改場的研討會上面,還專文撰寫了一篇打造愛文芒果的產業價值鏈文章,裡面還寫著「讓臺灣芒果名揚全世界,尤受日本、中國與韓國的喜愛,極力擴大外銷通路,讓需求面的增加,降低了芒果產期集中與產銷失衡的風險,讓供需調節更趨均衡,穩定芒果的市場價格,確保農民的收益。」讓筆者百般困惑。怎麼兩年前,還說日本市場很重要,現在卻嫌要燻蒸麻煩不做呢?
事實上,這兩年臺灣的芒果輸日仍然相當穩定,而且除了玉井之外,枋山、枋寮、南化等芒果重要產區,日本檢疫官穿梭其間,一箱箱的芒果被送上貨櫃運到日本。東京拍賣市場中,臺灣的芒果數量並不是最大的,但是在平均售價上,都可以排在前三位,而且供不應求。這樣平穩的市場怎麼會想要拱手讓人呢,實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今年受到霸王寒流的影響,許多的芒果開花都不正常,枋山的果農依然挺住,降低內銷數量,還是要滿足日本訂單的需求。因為他們深刻認識到,好不容易搶來的市佔率,只要你一時鬆懈,就會被別人搶走,而且很難再搶回來,因為別人也開始進步了。
台灣的水果出口潛力的確還是以熱帶水果為主,因為我們雖然有高山基地可以生產溫帶水果,但是生產的成本還是超過日、韓、美國,扣掉運費成本,頂多就是國人自己可以享用新鮮的溫帶水果而已。這些水果要外銷只是狠狠的被人打臉的份,加上溫帶水果本身控制成熟度的話本來就比較耐儲運,更不是別人的對手了。而臺灣的熱帶水果輸出,也已經有很多失了先機,像是香蕉被菲律賓搶走,火龍果越南已經搶得先機。雖然臺灣的優點一向是先質而量,在東南亞幾個國家已經陸續都要全面導入優良農業規範,強化生產品質的同時,我們的農會卻只想著裹步不前,乖乖賺中國的Easy money,如果等到他們的水果品質超越臺灣,價錢又比臺灣便宜的時候,中國還會很認真的跟臺灣買水果嗎?拓展一些新興的標的,例如酪梨、番石榴等等,或許也是打開另一扇窗的鑰匙。
事實上,這兩年臺灣的芒果輸日仍然相當穩定,而且除了玉井之外,枋山、枋寮、南化等芒果重要產區,日本檢疫官穿梭其間,一箱箱的芒果被送上貨櫃運到日本。東京拍賣市場中,臺灣的芒果數量並不是最大的,但是在平均售價上,都可以排在前三位,而且供不應求。這樣平穩的市場怎麼會想要拱手讓人呢,實在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今年受到霸王寒流的影響,許多的芒果開花都不正常,枋山的果農依然挺住,降低內銷數量,還是要滿足日本訂單的需求。因為他們深刻認識到,好不容易搶來的市佔率,只要你一時鬆懈,就會被別人搶走,而且很難再搶回來,因為別人也開始進步了。
台灣的水果出口潛力的確還是以熱帶水果為主,因為我們雖然有高山基地可以生產溫帶水果,但是生產的成本還是超過日、韓、美國,扣掉運費成本,頂多就是國人自己可以享用新鮮的溫帶水果而已。這些水果要外銷只是狠狠的被人打臉的份,加上溫帶水果本身控制成熟度的話本來就比較耐儲運,更不是別人的對手了。而臺灣的熱帶水果輸出,也已經有很多失了先機,像是香蕉被菲律賓搶走,火龍果越南已經搶得先機。雖然臺灣的優點一向是先質而量,在東南亞幾個國家已經陸續都要全面導入優良農業規範,強化生產品質的同時,我們的農會卻只想著裹步不前,乖乖賺中國的Easy money,如果等到他們的水果品質超越臺灣,價錢又比臺灣便宜的時候,中國還會很認真的跟臺灣買水果嗎?拓展一些新興的標的,例如酪梨、番石榴等等,或許也是打開另一扇窗的鑰匙。
與中國的貿易市場受到政治力量影響過大,雖然是一塊潛力雄厚的市場,不過以貿易依存度來說,實在不宜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全球幾大貿易體對中國的貿易額都僅佔15%左右,也就是說他們重視全球市場更勝於中國市場,臺灣目前已經有30%以上仰賴中國的貿易額,危險的天平還要繼續往中移動,也是讓人覺得很奇怪的事情。同樣芒果產區的果農,有的因為想要拓展更大的市場,自主請人輔導做Global G.A.P.驗證,像是今年整個玉井的芒果出口量,也維持最少50萬顆的數量。要是像總幹事講的,豐收的時候才想到倒去中國,因為中國什麼都收,那麼如何保持一個穩定的交易默契呢?
猶記得十幾年前玉荷苞打開第一道銷往中國的大門,一時洛陽紙貴,有錢買不到荔枝,過了幾年,中國自己跑出了妃子笑,產量不夠穩定供給市場的玉荷苞只能回到臺灣賣。政府未來要推廣攻擊型農業,必定要鎖定高端市場,歐盟或許太過遙遠,現在已經成為世界金融重大樞紐的阿聯及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消費能力強,又需要新鮮水果供應,現在也已經有臺灣貿易商前往插旗。未來臺灣的農業生產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無可避免地必須朝著強化品質、穩定產量、更細緻的產期調節來前進,我們不跟人比氣粗,而是要比氣長,多角經營才能保持整體產業的彈性,在國際貿易的驚濤駭浪中存活下來。
更多林弘仁專業的農業評論文章請見:晴耕雨讀話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