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6

小農在產銷結構中的困境

好食機食農輕教育,帶你認識農業產銷間的大小事。

做為一般的消費者,我們每天買菜在面對超市店員、傳統市場菜販的同時,很難想像自己與生產者之間的距離為何?農產品歷經過幾次的轉手?

文/謝昇佑

傳統的產銷結構

謝昇佑整理


在傳統的產銷結構中,農民(生產者),必須將其農作物集中到產地集貨(扮演這個功能的
角色,可以是產地盤商、農會等等諸如此類),然後透過大型託運車運送到到消費地的集散,(例如透過我們一般講的「行口」,或者拍賣市場的機制流通到零售通路)。最後,消費者才從零售通路買到我們需要的農產品。

以上對傳統產銷結構簡單的描述,當然在實務上,會有很多變形,但基本上一般農產運銷流程必須包含上述這些功能的角色,如果要跳過其中某個角色,就必須有替代功能。例如,農民如果產量大,拖運業者也可能直接到產地拉貨,就不需要透過產地盤商,同樣地,若有大型末端零售通路若需求大,也可以直接透過託運業者與產地配合,諸如此類。

小農的不利位置

了解產銷基本結構,就可以理解,這樣的系統設計,是依據規模經濟的原理所設計,因此,如果是生產穩定、產量大的農民,當然就非常適合這一套產銷機制中,這類農友在其中也能有一定的議價能力。相反地,若是生產規模尚小的農民,除非是很特殊或者品質獨一無二,否則,他們在這樣的產銷系統中,就會處於相當不利的位置。偏偏,台灣因為土地政策之故,小規模農民數量非常龐大,過去政府為了協力這些零散的小農,因而有產銷班、合作社之類的制度,讓小農可以聯合成大組織,可惜,由於地方政治的緣故,並非每個地方的農會都能揮發功能。

因此,許多小農,特別是推動友善環境的小農,在既有產銷體制中很自然就會落入不利的困局,如何跳脫既有產銷體制的路徑,另外開發銷售的途徑,對小農來說,就變得格外重要。

目前我們推動的社區菜市長和企業共同購買(企業菜市長)計畫,正是為這類小農,建構一條有利他們的銷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