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2

有機驗證是甚麼part1?何嘉浩





11/18日的好食機的菜市長農食教育課程邀請有機稽核員何嘉浩先生來和大家分享有機驗證的制度和執行流程,並和大家一起討論、反思現行有機制度的不足。

基本上現行的農業生產可以分作自然農法、有機農法和安全農法。而今天要討論的有機農業是什麼呢?大部分人聽到後心裡就浮出許多形容詞,如「天然」、「健康」、「安全」等,但到底要怎麼定義有機農業呢?可以看農委會的定義。




根據農委會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20071月,農委會開始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有機農業」及其產品即納入政府的法律規範。(更多資訊請見:http://info.organic.org.tw/supergood/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981

台灣自1995年開始進行有機農業試作和推廣,有機驗證在2007年正式進入法律規範,至2014台灣的有機驗證機構共有十三家,至今有近三千家農戶取得有機認證的資格,有機農地共約六千公頃,占台灣現有農耕地的比例小於1%(大約0.75%)。有機農業的面積在20092010年間倍增,近幾年卻呈現停滯的狀態。有人認為是台灣的「條件」不足,不適合進行有機農業所致:病蟲害、地狹人稠的自然環境限制,土地政策使耕地破碎容易被鄰田影響,且長期使用化學肥料、農業讓土地酸化。



稽核員何嘉浩認為有機農地面積停滯主要因為台灣許多農地無法達到有機農業的標準。由於農業生產是開放系統,過程中牽涉到許多因素,如耕地的水源、土地汙染、空氣汙染以及鄰田汙染等,若整體農業環境長期使用慣行農法,無法要求農戶以個人之力達到有機的高標準。他認為,像郭華仁老師等人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法,確立施行有機農業的真正目標(如友善環境、永續利用)直接將生產端納入立法,才能改善現行法規不足之處。最後再加入政府的協助,或許能輔導更多農民轉做友善環境耕種,更改善台灣有機農業面積不足的困境。

何嘉浩也提到,基本上稽查員都會按照現行有機法規,非常嚴格地審核種苗、資材使用、農田土壤、水質狀況、隔離帶、生產過程等,也只能保證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上的農產品無檢出重金屬、農業等汙染物(國內也無制定硝酸鹽殘留標準)。舉例來說,目前農藥檢驗的儀器極限值為0.01ppm,在極限值以下的產品法規認為是無法掌握來源的環境汙染,都視為農藥未檢出。另外,農委會官員也承認:「(有機法規)訂標準主要是作為農政單位的行動基準,而非對健康要求的標準。」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第一,落實有機法規並不能保證農民採用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這主要因為現行的有機稽核著重在產品面向,並沒有將耕作方式納入規範,因而無法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傷害。第二,農業生產的環節牽涉複雜、農業科學和農業知識的範圍廣泛,檢驗法規並無法完全涵蓋生產中的各種變因,只能制定出「可以達成的產品生產標準」卻無法「完全保障消費者健康」。另外,因為有機法規的複雜、產地和消費端的遙遠,其中必定有些細節遺漏、無法規範,而讓生產者或加工廠有了便宜行事之處,也降低認證的可信度。



何嘉浩提醒大家,由於有機法規過於複雜、消費者無法觸及產地,因此認明有機標準變成最快、最簡單也最普遍的方式。然而,認明「有機標章」的農產品卻不一定符合消費者對健康和友善環境的期待。他認為,若台灣社會能縮短生產和消費間的距離,消費者親自去認識生產者、和生產者溝通,並支持生產者的生產工作,創造人與人最基礎的「信任」,才能補足有機制度的不足,也降低食物的風險。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互信關係這才是促成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共識的有效辦法,更能創造生產和消費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