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機農業的發展開始
有機農業理念萌芽的初期階段,起自1920年代:強調土壤與生態的自然農法,過往在農學院,談到有機的也多是土壤系,主要是從土壤生態健康的角度來談。隨時間的演變,來到1968也就是IFOAM劃分的有機2.0時代,大家討論有機的時候,談的主要是規範與規則,以及有機農業的四個原則「健康、生態、公平、謹慎」,但有機農業發展至今,都比較偏向原則性,而主要是在談有機農產品的規格化、標準化。剛開始談有機農業原本是一張A4紙,到目前為止已經是200多張的手冊,包含到關於稽核、防弊、罰則等。在消費者方面談論的有機,也是較關注在討論個人健康面,針對生態的部分就較欠缺探討與了解。
發展至今,第三方驗證的侷限
回過頭來看第三方驗證時,驗證單位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當消費者、生產者的橋樑,讓消費者經過這信任作為支持消費者的力量,只不過,這件事情慢慢被扭曲,變成嚴管嚴查,大家都在當糾察隊,而這制度也變成生產者的一個束縛,並且被政治綁架:有機兩字目前只有通過驗證得以稱呼。
而IFOAM推動有機農業的目的,其實是希望讓整個大環境越來越永續,從面積來看,在各洲面積其實都不大,推動40-50年來,甚至越來越惡化,世界推動的反而都還是工業化農業,這就跟台灣的狀況類似,台灣在有機農業方面的推動,其實一直以來都是緩慢增加,在民國100年開始有政策鼓勵增加面積到5000公頃,使得大力推動,但到目前為止,也是只有到0.7%。
IFOAM推動這麼久,花了這麼多時間並且制定這麼多文件,也是只有大約1%的有機農業面積,因此開始反思有機農業的推動。
重新看待有機農業
第三方驗證嚴管嚴查的做法,是否能真的落實大環境的永續?促進生態面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先從信任關係建立來看,可以分為第一方心證、第二方查證、第三方驗證。
在1977年第一次IFOAM大會時,一位夫人有提過一段很有遠見的話,他認為有機農業「不宜過於嚴格地執著於一套有限的規則」,她認為重點在於農民的態度,但可惜他這一段話,不被會內所重視,因此到了現在要推動有機3.0的時候,在思考要如何看待有機農業,認為應該要從農民態度面來著手。
在這些合格的有機農業農戶裡面,都有符合有機農業「健康、生態、公平、謹慎」的四大原則嗎?
例如美國加州,它們發現許多有機農場是雇用非法的墨西哥偷渡客,並且用嚴格的方式來要求顧工,因此IFOAM認為這不是他們要談的有機農業,其實是希望農友除了技術上面外,觀念上面也與時俱進,更符合有機農業的精神。
如果能讓原本是慣行栽培的,來採取對環境更友善的方式栽培,而不是希望讓慣行立刻採用有機栽培,因此要從過去關注1%,而改去關注99%,這理念是很好,但現實上的操作要如何落實?
參與式共保系統如何運作
今天的重頭戲PGS參與式驗證,其實中文名稱應該是「參與式共保系統」,這其實是與第三方驗證互為互補的概念。
PGS其實是無論是各方面的對象,都能夠參與進來,建立社群的關係,這其實最重要的元素,是共同的願景,例如好食機,他們共同的願景要如何建立起來,有的人可能覺得PGS是各說各話,其實可以有一套機制穩定,讓大家參與及學習,
看看其他國家的發展案例:
一、CNG的發展
90年代美國訂定國家計畫,只有通過USDA的才可稱為有機,但許多有機農業先行的農民不願意受管轄,因此另外成立一套標準稱為CNG,這個主要訴求是在地性,小型的家庭農場,不走國家有機驗證跑外銷,主要是希望取得國內的消費市場信任,在美國,CNG的推動是高過於國家NOP的,主要原因在於,官方的有機政策是站在有罪的假定來看待農友,讓CNG的農友非常在意,部分有理念的農友,也擔心只用一套標準,會讓有機農業的許多意義失去關注,
CNG的參與主要是透過網路,在網頁上面互動,紀錄也都留在上面。因為將所有的訊息公布在網路上,這讓許多後續的討論很方便,
但CNG認為,農業原本就是一個很不確定的產業,如果逼農友一定要嚴格僵化,最後會導致作假的問題。
最後發現,要做這件事情,不太可能用政策的方式進行,太過於僵化,但這會互相排斥嗎?其實在CNG的經驗中,是不會有衝突的,如果要做大規模或外銷的,自然會走第三方驗證,比較小眾的市場,則會走CNG的驗證,原本都是生鮮蔬果,後來慢慢發展畜產品、加工品,以及魚菜共生也都放入近來。
二、
印度的推動方式很有趣,他們是唯一官方和民間平行推動PGS的案例。實際上的組織,是從地方依規模層層而上,以解決遠距協調的問題。搭配同儕稽核並闡明稽核的過程是為了幫助農民間的進步。
三、
紐西蘭在推動的過程,民間與官方有更多的對話與互動。參與的對象有所區別:基於地產地消,OFNZ適合在地、區域性、國內導向的生產模式;出口導向的農民則建議走官方認證的標章。組織架構依照區域而立,亦會在標章上載名區域與驗證狀態。
腦力激盪時間,回過頭來談:有機農業的價值為何?如何定義?
稽核、規範是否萬惡?PGS是解決第三方驗證的萬靈丹嗎?
有機農業不要化學農藥、不要化學肥料?不用除草劑等等?那麼有機農業「要」的是什麼?諸如安心的蔬菜、更棒的生態環境,那麼定位的區隔就出來了。
那麼,PGS是出路嗎?
作為第三方驗證的替代驗證機制,台灣目前各倡議團體在發展模式上也有所不同。台灣是否準備好將之納入立法?
PGS的信任機制根基於共識,世界各地已發展案例採取更為透明直接的實作方式。台灣如何建立信任的機制,在民間教育與推廣:「社區營造」、「食農教育」需要有更多的耕耘與著墨。(蟹老闆又被推坑……
QA時間
消費者在PGS的「參與」,所扮演的腳色為何?參與的深度?專業性如何補足?
文字記錄/何嘉浩
影像記錄/何柏萱
文字記錄/何嘉浩
影像記錄/何柏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