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25

關於水果後熟的點點滴滴


芒果是台灣夏天很熱銷的水果。但是,諸如芒果、香蕉、木瓜這類「更年性」水果,經常會遇到需要採後「催熟」的過程。(註)

        所謂更年性水果,也就是會在採收之後慢慢地變軟、變熟,並產生特殊的風味,這個機制稱為「後熟」。以植物的生理來說,更年性水果啟動「後熟」機制有兩個步驟,首先,果實在果樹上成熟到一定程度,就會啟動內部機制,讓果實可以受到乙烯影響而成熟;第二,果實繼續在樹上成熟,就會自己開始產生乙烯,如果這時候將果實採下來,放在適當的溫度和氣體條件下,水果就會自己慢慢靠自身產生的乙烯「後熟」。如果果實採下來時已經啟動接收乙烯刺激的機制,但還沒能自己生產乙烯或者自身的乙烯太少,就要靠人為的方式增加乙烯濃度。一般來說,更年性水果一旦果實啟動後熟機制,農民就會採下以利儲運,並且會利用人為方式幫忙催熟到接近完熟才賣給消費者,不會讓果實自己慢慢後熟,原因是每顆果實內含的乙烯量不同,可能會造成熟度不均的狀況,另外,如果沒有熟夠就賣給消費者,消費者可能會買回去等到天荒地老才能吃,或者因為保存不當(例如儲藏溫度不對)造成水果啞巴(停止後熟)的狀況。 

        一般說的在欉紅,也就是讓果實在樹上熟透,這樣採下來就不必人工催熟,但在欉紅的困難除了果實完全成熟後不易運送之外,掛在果樹的果實繼續成熟也會因為熟度提高引來更多蟲害,因此在果實防護上就需要更費心,另外,果實在樹上熟成也會因成熟時間和速度不一樣,造成採收困難。因此,在欉紅的價格特別高,品質也不易維持。而且也不是每一種水果都適合在欉紅之後才採收。 如果農民在採收後利用將已經啟動後熟機制的水果放在一起,必要時加上製造乙烯來增加空氣中乙烯濃度的話,那麼無論在風味和品質上都可以達到最好的控制。

        但人為的乙烯怎麼來呢?古老方法會利用其他成熟的更年性水果釋放較高濃度的乙烯來幫忙催熟,例如,把未熟芒果和成熟的蘋果、香蕉擺在一起,當然,這種方式是家庭用的,比較專業的生產就必須使用「乙烯生產器」這樣的工具,利用人工產生乙烯控制後熟速率,可以兼顧品質、風味和儲運需求。 然而,許多農民(特別是規模小的農民)因為成本考量不會購置乙烯生產器,而使用可以產生相同催熟作用的替代品。乙炔是另一種可以催熟植物的氣體,取得也容易。碳化鈣(俗稱電石或是電土)碰到水或是濕氣的時候會產生乙炔,因此許多農民會採用「電土」催熟,甚至有些農民會在運送時,把未熟的果實和「電土粉」同時放在水果箱裡,利用運送時間讓它產生乙炔氣體幫助果實成熟

        然而,使用碳化鈣產生乙炔氣體的催熟方式已被證實對接觸到的人會有健康上的危害甚至有致癌疑慮,也因此,許多熱帶果樹的生產大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已經禁止農業生產過程使用碳化鈣(電土)催熟。雖然國內目前使用電土仍是合法,但好食機基於維護生產者安全的立場,從去年底開始與農民約定不准使用電土催熟,我們將在收到品質良好的果實之後,再自行催熟。如此也能提高果實送到消費者手上的品質。我們的做法是,耐儲放、損耗可以承擔的,主要就採取不催熟,靜待自然後熟的方式(例如香蕉),但若是價格高,損耗風險大的,我們就會使用「乙烯產生器」,增加空氣中乙烯濃度,讓果實均勻熟透避免損耗。



感謝田寮月照農場園 朱明發 發哥,今年一再地被我們騷擾,在友善農業裡想成就一件事背後一定須要有願意支持的農友。
(註:更年性水果可以用催熟來控制,但並不表示都需要或者都會使用催熟的方法,還要看品種特性和農民個ㄖ人的操作習慣。比方黑香芒果的採後處理就不催熟,有些愛文芒果的果農也不催熟。其他更年性水果也一樣,不一定都會都會採後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