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防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防治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5/29

從巴拉刈禁用事件來看安全農業發展


草生栽培未來應該是果園管理相當重要的發展方向
文/林弘仁(台大農發中心)

前言-巴拉刈簡介、禁用歷史與爭點:
巴拉刈(paraquat)是一種接觸型的非選擇性殺草劑,主要的劑型有24%溶液跟50%水分散性粒劑,主要的作用在破壞植物葉綠體的光合作用,導致植物乾枯,在光合作用效果強的烈日下作用更為快速。因為他的作用非常迅速,沒有系統性不會隨著維管束移動也不會因為水流影響其他作物,而且在土壤內的分解速度也很快,是農民管理雜草上的神兵利器,可以大幅降低水稻田區的雜草管理成本,以及作為乾豆類機械採收前的全株枯萎用途。

2013/9/22

無農藥地瓜的「臭香」問題

地瓜是很適應台灣氣候的作物,有機栽培並不困難(很多人都以為蕃薯葉與蕃薯都是不噴農藥的吧!)。唯一讓農民比較頭痛的就是「臭香」,被甘薯蟻象咬到產卵,蕃薯中心會有褐色部分,味道臭臭的不能吃。因為外表不容易看出,常常讓消費者回家煮食時才發現,造成不良印象。事實上,蟻象的危害有限,通常不會超過一成,夏天會比冬天嚴重一些。如果在社區菜市長遇到這種現象,都可以退換貨喔!

關於蟻象的介紹,可以參考農委會的農業知識入口網站的說明。下面這張照片,就是被蟻象咬過的地瓜的樣子喔。

圖片來源:黃伯伯的金時地瓜部落格